某天突然接到通電話邀請Timothy參加一個兒童認知發展研究計畫
當我還感到莫名其妙時,還好對方先提了他們是從婦幼展中拿到資料
才想起去年參加澳洲的婦幼展時,為了拿贈品到處填了一堆問卷,也的確填寫過這一份資料
加上前兩天已經先收到邀請信件,只是尚未好好看內容
稍微想了想就和對方約好時間參加研究
這次參加的研究主題是Children’s Word Learning and Imitation(兒童語言學習和模仿)
研究對象是大約3.5歲左右的幼兒
時間大約是30-40分鐘
地點在昆士蘭大學
憶起上次來此是為了考IELTS,考完後就再也不曾到訪過
當天提早到達,就先帶著Timothy在校園逛逛走走
到達約定時間,研究人員會下樓帶領我們到研究室
首先,先進入一個小房間,裡面有許多遊戲和玩具
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先陪著Timothy玩玩具和適應環境
另一位研究人員則和我們父母談起這個研究的目的以及等一下會作那一些測驗,並請我們填寫問卷
當看到小孩已經很放鬆也稍微熟悉研究人員後,就得換到另一個房間開始進行研究
過程中需要錄影還有錄音,但父母都可以在一旁陪伴小孩
剛開始先進行語言模仿測驗,由研究人員拿出不同物品,和Timothy說這物品名字,接著看看小孩會不會學著說出
這部份是Timothy當天表現最不好的一個測試
好幾個物品他都直接拒絕回答
不過以他處女座龜毛的個性,這一點在平日生活中也常發生
接下來這一本冊子,每一頁都有個圖案
研究人員會隨意翻頁,讓Timothy指出研究人員所說的物品
這項評估的結果讓我很訝異,特別我們剛從台灣回澳洲,Timothy的英語有退步了一些
可是沒想到他懂的物品比我想像中還多,答對的比例相當高
畢竟平日我們在家都是講中文,有些物品即使是中文,我也不曾在Timothy面前提過
那到底是從何處學來?Childcare?還是電視?
而接下來的測驗則是在評估模仿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所有的動作會由研究人員先作兩次後再換Timothy
我發現Timothy真的不是一個太喜歡"copy"的小孩
總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得結果
之後換了一個研究人員帶我們到隔壁的小房間
這部份是依照研究人員的解說和指令找出答案
這部份Timothy看起來有點茫然
但我想最大的因素是在於這個研究人員的英語口音有很重的歐洲腔
連喜爸和我都有點聽不太懂她的題目,也難怪Timothy顯現出有點不知所措的模樣
參加完評估研究後,會再度回到剛來時的遊戲房
只要參加研究就可以拿到一張證書
還有小禮物可供選擇喔!
最後和研究人員閒聊時,她問我小孩的表現的表現是否出乎我預期之外
我很誠實地說"是啊!",真的不知道何時Timothy懂得這麼多了,特別是我們在家中都是講中文
她們笑著說幾乎每個來參加的家庭都和我有同樣的想法
而我們這種多元文化家庭的樣本也非常有研究的價值,希望以後能持續參與她們的研究計畫
雖然特地開一趟車去到UQ,不過看到了兒子的成長表現也能對於學術研究有所貢獻,還是蠻值得
當天我把照片po上FB後,一個之前在台灣作過兒童發展評估的朋友說這個很像她之前所作的工作,還以為我特地花費帶Timothy去作發展評估呢!
這樣等於我省了一筆費用去作發展評估,額外的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