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是小型荷花,這也是最近為了種植碗蓮才了解
原先一直以為它和睡蓮一樣
後來查詢資料原來蓮即是荷,但睡蓮和荷花卻是完全不同
或許是中文名字的誤導吧!
用英文名字就能清楚一些,睡蓮是waterlily,荷花叫lotus,碗蓮是bowl lotus
起初Timothy吵著要養魚,開始認真地思考在花園裡挖個魚池的事情
但最後選擇用蓮花缸來取代魚池,比較省錢省事
上網作功課時,原先計畫種睡蓮,據說睡蓮比較好照顧
無奈在ebay上買了種子後,依照賣家建議種在泡了水的土裡,等待6周後,終於有兩個種子發芽
但芽就如同小蝌蚪一樣小,我還得繼續養在小盆中等待長根長葉
卻在請人來整理花園時被打翻了,我那小蝌蚪大小的睡蓮就消失地無影無蹤
傷心過後,不死心的我這次改上ebay買碗蓮種子(bowl lotus)
顧慮到澳洲嚴格的海關檢驗問題,雖然海外的碗蓮種子便宜許多,最後我還是選澳洲的賣家
而且碗蓮種子要泡水發芽前必須先幫種子開口,而這個賣家只賣處理好的碗蓮種子
共有8顆碗蓮種子,有紅色、白色、黃色和藍色四種顏色,我選了每個顏色各兩顆種子
下單購買後約兩個工作天就收到了,包裝得很仔細且附有一張種植說明
打開後發現賣家還多給了我幾顆種子且每個種子上還標示了顏色
已經處理好開口的種子
加了溫水(不能超過50度),把種子泡在水裡,水不需要太多,大約3公分
放在有陽光的窗台等待發芽,但每天要換水1-2次,避免水發臭及水質問題
發芽過程:(務必每天換水1-2次)
Day2
泡了一天水,有些種子已經發芽了,速度真快,果然專業開口就是不一樣,逛了園藝版討論區,一些網友都是用磨的,發芽速度似乎沒這麼快
Day3
又過了一天,芽又長了一點,超過一半以上的種子都發芽了
Day4
有些種子的芽慢慢伸展開來
Day5
芽越來越長
Day6
有幾個芽已經完成伸展操,逐漸變成一條長長的葉梗,第二個葉子的芽也出現了
Day7
根據賣家的種植說明,一週後沒發芽的種子就可以丟棄了,沒想到發芽率這麼高,16顆種子共有12顆種子發芽,送了四顆發芽種子給友人後,自己留下了8顆種子,正是我當初購買的數量
一些種子第二個葉子芽夜準備要慢慢作伸展操囉!
等生根:
根據賣家的種植說明,等到芽長到10公分後就可準備定植,但上網作了功課後,多數前輩都建議生根後再定植
原來的塑膠盒對現在已發芽的碗蓮來說已經太小了,我改用大一點的沙拉盆加水,放在花園曬得到陽光的地方,就不再換水以免影響長葉的狀況
Day8
改移到大一點盆裡曬太陽
Day10
第一個芽長得好長,大約有20公分了,第二個葉子芽有些也伸展出來了
不過當天發生一個慘案,花園裡的鳥把碗蓮種子咬出來,經過花園一看種子都在地上,把我嚇了一跳,趕緊放回水裡,希望沒事,但其中一個種子的芽被弄斷了
Day12
第三個芽也長出來了,前幾天被鳥咬出來的種子似乎沒受到什麼影響
Day16
連第二個芽都冒得好長了,有幾顆種子已經冒出細細的根
來一張長根的近照,小小短短的根
Day18
第一片小碗蓮葉張開了,好可愛喔!
四顆碗蓮種子的第一片葉子都展開了,只有那被鳥弄斷芽的那一顆碗蓮,似乎生長有點停止了,但很奇妙的是根長得很好
Day19
第一片碗蓮葉完全展開,小小圓圓的葉子好可愛,所有種子的根都已經長得很好,準備要搬新家囉!
定植:
定植前必須要先泡土,土壤必須是乾淨沒受到汙染,賣家建議用黏土(clay soil),可是我實在不知去那裡買黏土,最後逛了澳洲園藝版,聽從網友建議用了Garden Soil再加沙,但千萬別用potting mix,據說土會飄在水上
大約在Day16發現第一個碗蓮種子張長根後就準備泡土了
我決定部份用套盆方式定植,一盆直接種土裡來試看看
盆子必須找下面沒有洞的,我把土放進去後上面鋪上一層沙,再用花園儲水桶(water tank)裡的雨水倒入盆中,剛開始水都會混濁不清,但大約過了三天後,水漸漸就清徹了
等到水清澈後,才能把碗蓮定植到盆中
記得根要埋進土裡,但別把剛長出來的芽也埋進去了喔!
我自己額外再鋪上一層白色小碎石壓住,也避免加水時土會往上跑
都處理完成後再加水,剛開始別把水加到滿
因為碗蓮葉必須在水上,之後水位再慢慢越加越高
加水時可以在水上放個塑膠袋,減輕水的衝擊力
直接種盆裡:
Day20 定植第一天
把兩個碗蓮種在裡面,加水後,水很混濁
Day24 定植後第四天
水已經越來越清,已經可以看到水底狀態,碗蓮應該很喜歡定植的新環境,第二片葉已經完全展開
Day31 定植後11天
第三片葉子也已經展開,水又更加清澈,準備要養魚,盆中先放了一個水草和供魚兒躲避的石頭
套盆定植:
套盆的大缸是中式蓮花缸,直徑應該超過50公分,裡面可以容納三個小盆栽
因為缸太重了,只能周末喜爸幫我搬到陽光充足的地方,因此這幾盆晚了幾天才定植
Day24 定植後第一天
用套盆的方式定植,第一天的水其實還算蠻清澈的,只要撈一下扶起雜質,大致上沒什麼太大問題
Day31 定植後一週
加了金魚和水草進入後,水質看起來又更清澈了
小盆定植:
記得我之前提過那一個因為鳥咬出種子而弄斷芽的碗蓮嗎?
一直有點發育遲緩問題,因為看著它長根也捨不得丟棄
看到ebay上賣種植碗蓮的小盆,一個才2塊多澳幣,但真的很小,直徑約18公分,高度才6公分
於是決定買來作實驗種植看看
特別是看到大陸淘寶上不少碗蓮盆的照片都是小小一個但卻能種出開花的碗蓮
我把這個發育遲緩的碗蓮種入後,因為盆子太小,高度不夠,碗蓮葉居然遷就它變成這種形狀
而且等了許久沒動靜的碗蓮葉居然展開了耶!
這也是唯一一個種在室內的碗蓮
但我還是放在陽光充足的窗台曬太陽
畢竟碗蓮是喜愛陽光的植物
蓮花缸養魚:
放在戶外的蓮花缸裡,發現有些幼蟲在水裡遊,應該是蚊子的幼蟲-孑孓
原來就打算要養魚,正好可以讓魚吃孑孓,也能避免蚊蟲孳生
但必須在定植後一週,水質穩定後才能把魚放進去
放進去前記得要對溫,別把魚兒直接丟進缸裡
對溫方式~買回來的魚連同袋子(先別打開)放到缸裡半小時,再打開袋子開口讓魚兒游出來
根據網路上建議,買了三條便宜的金魚-comets
果然魚一進入蓮花缸沒多久,孑孓完全消失不見了
為了讓魚有更好的環境生存,也根據店員建議買了水草
這種水草據說可以在水中產生氧,而且金魚也愛吃又能抑制綠藻生長
原先我用點碎石壓住水草,結果貪玩的金魚不知怎麼玩得,水草又浮到水面上
看來得再回pet shop買點水族缸用的沙來固定一下
另外,因為花園的鳥太多了,避免可憐的魚兒被鳥吃
記得要在蓮花缸裡放置可以讓魚兒躲藏的空間
我選擇那種有洞的石頭放在缸裡
剛到新環境的金魚們,幾乎都躲在裡面不肯出來
養在戶外的蓮花缸比較值得煩惱的問題是氣溫~太熱或太冷
園藝論壇上建議缸的四周可種植植物,也算是種遮蔽功能,多少有冬暖夏涼的功效
澆水直接用缸裡的水,因為有魚便便的關係,還可以順便施肥
不過要記得補水啦!也算是換水囉!
若水位下降,也務必要補水,不過只要生態平衡,水質就能保持不錯的狀況,也就不需要換水了
至於天冷,前輩們建議可放上一片透明壓克力板,或是自製隔熱層把缸包起來可保持水溫
天熱的話,有些人特地去買了防曬布罩著,還有可愛的網友用椅子架在上方
看起來要克服戶外天氣造成的水溫變化,還真是門學問
希望這三隻comets可以安全渡過澳洲的冬天
延伸閱讀:
☆花花草草☆Mini water garden~DIY噴泉小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