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thy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我自己帶
特別是回到澳洲後,老媽在Timothy四個月時也回台灣,就剩下我要自己面對獨立照顧小孩
一晃眼也就八個月過去了
只是五個多月時,我有一度覺得自己得了產後憂鬱症
可能是我要求過高吧!一直覺得自己扮演不好母親的角色
而且每天都忙著圍著小孩打轉,也沒什麼自己靜下來的時間
再加上每週兩天上班也是帶著Timothy一起去,其實壓力也不小
所以那時就開始找child care centre,那知道這裡托兒所還要排waiting list
參觀了幾間,最想要去的那一間托兒所居然要排約2年
雖說我本來是打算等Timothy滿一歲再去,那知道那時也可能排不進去
只好又找了兩間托兒所排waiting list,否則不知道要等到何時
只是最近Timothy的活動力越來越強,也耗費了我不少體力陪他玩
再加上現在這麼愛玩,上班時也常要找人陪,有時候忙起來,還要老闆幫忙哄,也很不好意思
雖然是我家老闆請我帶著Timothy一起上班
而且我還得安排時間學開車
正好有個朋友和我一樣都在child care centre的waiting list,她透過朋友介紹找了個保母(family day care)
所以我打算也效法她,而她的保母正好六個開始有一個空位,我立刻要了電話和保母聯絡
畢竟有人介紹比較安心一點
本以為打個電話和保母約好談好細節即可
沒想到保母說要請我先和office聯絡弄一些paper work
這個office是類似保母仲介機構,之前也曾有朋友向我提過
打電話過去還要約時間面談,並要填寫一些表格
而且還要先打電話去Centrlink聯絡登記,之後才可以拿到child care benefit & child care rebate
然後要拿到一組編號,要提供這個編號給保母,才可以申請補助金
可選擇補助金直接給保母或是進我們的帳號
去保母仲介機構面談時,他會介紹一些權利義務,拿一些資料介紹保母會做些什麼,然後要簽合約跟付報名費
合約裡要附註寶寶有沒有過敏還是其他疾病,還有緊急聯絡人跟授權可以接送寶寶的人
臨時狀況處理也在合約裡列明,連可不可以擦防曬或是爽身粉等等都在裡面
因為朋友已經介紹他的保母給我們,否則還可以透過這機構去找,到每個保母家看看再決定,甚至還可以選擇保母會講的語言
之後若對這個保母不滿意還可以換,而且每個月這個機構都要隨機去每個保母家巡視
最後才去保母家,把合約副本給他,我和保母還要簽一個合約就是關於托嬰的時間還有費用支付的方式
所以光安排保母這件事情就讓我忙了一個禮拜
雖然流程有點繁瑣,但也覺得比較有保障些
接下來就希望Timothy能夠適應保母,而我也要能放心把Timothy交給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