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溫度突然驟降..夜晚的溫度都低於10度
而夜貓子的我總在睡前耗上許久才能入睡..因為冰涼的腳總讓我在被窩裡還是感到寒冷
心想著最近的確該幫自己補補身體囉!
正好看到節目中林秋香老師示範的麻油雞煮法..突然好想念麻油雞的味道
其實在台灣的時侯我ㄧ直都不愛吃麻油雞..直到做月子時月子餐的麻油雞頓時改變了我的想法
原來問題是出在我媽媽煮的麻油雞總是酒味太重又油膩(抱歉啦!老媽!我是實話實說)
月子餐中清淡的麻油雞正合我胃口..所以每次都很賞臉地吃光光
於是我決定跟著秋香老師示範的麻油雞作法來自己試作看看囉!
果真成品比我家老媽煮的口味清淡許多..而且味道還不錯..不輸給之前吃過的月子餐
正好在澳洲的一位好友也剛在做月子..去看她時就順便帶上自己做的麻油雞
好友也不斷稱讚說好吃呢!!
但因為給產婦..因此給她吃的部份是放豆皮前把湯和料都先撈起
畢竟豆皮比較油..而且秋香老師示範的作法裡是沒有米血糕和豆皮..這兩樣是自己愛吃的啦!
而沾醬的部份也是上網看一下一般麻油雞的沾醬作法參考
最後選定用豆瓣醬而非豆腐乳..原因是豆瓣醬煮飯時比較常用到..我實在不知道要用豆腐乳煮什麼菜耶!
食材:
雞腿 雞腿肉 高麗菜 麻油 薑 高麗菜 紅棗 枸杞 米酒 米血糕 豆皮 水 鹽(視個人口味而定)
作法:
1.薑切薄片,用小火炒再加入麻油一起炒,炒到薑有點捲曲,就是麻油薑(可以多抄一些,做月子時拿來炒菜或是做麻油雞蛋甚至是伴面都很方便)
2.把雞腿加入適量的水煮成雞高湯
3.將雞腿肉(我買的是處理好也去皮的)切塊後加入高湯後,將步驟1處理好的麻油薑加入(這種作法比較不油膩),並加入米酒(我加入1杯)
4.接著又放入紅棗枸杞跟米血糕
5.最後加入高麗菜和豆皮(豆皮要先泡水),煮滾後試試湯頭再決定是否要放一點鹽
沾醬作法:
一匙豆瓣醬,一匙醬油加上蒜泥和薑泥和些許胡椒粉攪拌均勻
加入紅棗跟枸杞不但補氣血..湯頭也會變得比較甜..也少了些一般麻油雞的辛辣味
若是給產婦吃的月子餐就盡量清淡些..不用加入米血糕和豆皮
米酒因為煮了一下..酒精成分也揮發了不少
去皮的雞腿肉也不會太油膩..肉質也很鮮嫩..不用沾醬也能有淡淡米酒和麻油的香味
不過我吃的口味比較重啦!還是覺得加上沾醬比較好吃
但是高麗菜就完全不需要沾醬..因為菜葉都吸收了湯汁了
另外..我怕光吃麻油雞吃不飽..還特地買了麵線..就變成一碗豐盛的麻油雞麵線
吃完後全身都溫暖了起來..難怪這麼適合冬天進補啊!
喜爸還吵著叫我冬天要多煮麻油雞來補身體..明明就是他自己很愛吃
我本想用麻油雞麵線讓Timothy吃..可是因為裡面有酒
畢竟他還小..擔心會有什麼不適的症狀
特別是前兩天他吃完飯又吐了..所以我還是小心為上..準備別的食物讓他享用
歡迎加入粉絲團互動
有問題都可以一起分享喔!